太阳能电池的ETL构成
太阳能电池中的ETL(电子传输层)是光电器件的核心功能层,尤其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发挥关键作用,其构成与功能特点如下:
一、ETL的核心构成材料
ETL通常由高电子迁移率的金属氧化物或有机材料构成,主要材料包括:
二氧化钛(TiO₂)
结构形式:分为致密层和介孔层。致密层阻止导电基底与钙钛矿直接接触,避免空穴传输;介孔层为钙钛矿生长提供框架,形成多孔TiO₂/钙钛矿混合层以传输电子。
特点:需高温烧结,紫外敏感性较高,可能影响长期稳定性。
氧化锡(SnO₂)
优势:高透光率(可见光区>89%)、低温工艺兼容性(<150°C)、优异能级匹配(ECB=−4.3 eV)。
应用:在钙钛矿/硅叠层电池中,平面SnO₂ ETL可取代高温TiO₂,使开路电压(VOC)提升至1.78 V,效率达21.2%。
氧化锌(ZnO)
特性:电子迁移率高,但易与钙钛矿层发生反应,需界面修饰层(如LiF)降低缺陷态密度。
效果:引入LiF修饰的ZnO-ETL可使界面缺陷态密度降低一个数量级,填充因子(FF)从70%提升至82%。
有机材料(如PCBM、Rubrene)
作用:在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中,Rubrene作为ETL可保护活性层,形成缺陷态能级,增强内建电场,提升开路电压和效率。
案例:含5.5 nm Rubrene的电池开路电压从0.68 V增至0.86 V,效率从0.315%提升至0.490%。

二、ETL的核心功能
高效电子传输
机制:ETL通过高电子迁移率特性,快速收集光生电子并传输至电极,减少电子-空穴复合概率。
类比:如同“电子高速公路”,确保载流子快速定向移动,避免能量损失。
空穴阻挡
原理:ETL的能级结构形成“空穴势垒”,导带底(CBM)低于活性层,价带顶(VBM)高于活性层,仅允许电子单向传输。
效果:优化后的SnO₂-ETL可将空穴阻挡效率提升至99%以上,显著提高开路电压。
界面优化
方法:通过表面配体修饰(如引入Cl⁻、NH₄⁺)或界面偶极层设计,改善能级对齐,抑制电荷陷阱形成。
数据:界面修饰可使器件填充因子从70%提升至82%,减少界面复合损失。
三、ETL在钙钛矿电池中的结构位置
ETL位于透明导电基底(如ITO/FTO玻璃)与钙钛矿吸光层之间,其典型结构如下:
正式结构(n-i-p):透明导电基底 → ETL(如TiO₂/SnO₂)→ 钙钛矿层 → 空穴传输层(HTL)→ 金属电极。
反式结构(p-i-n):透明导电基底 → HTL → 钙钛矿层 → ETL(如ZnO/PCBM)→ 金属电极。
四、ETL的性能优化方向
材料创新:开发低温溶液加工材料(如SnO₂),探索二维材料(如MoS₂)的传输特性。
界面工程:通过原子层沉积(ALD)或化学浴沉积(CBD)优化ETL与钙钛矿层的界面接触。
能级匹配:调整ETL的导带位置,使其与钙钛矿层能级更匹配,减少能量损失。









爱疆微信



在线
咨询
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