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
行业新闻
行业新闻

及时、专业的方案,满足不断发展的流体自动化市场对创新、可靠和速度的要求

光伏组件电流、电压和辐照度、温度的关系曲线

光伏组件的电流、电压与辐照度、温度的关系曲线可通过以下特性描述,这些特性直接影响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与稳定性:


一、辐照度对电流、电压的影响

  1. 短路电流(Isc)

    • 线性增长:辐照度每增加1 W/m²,Isc通常增加约0.1%。例如,辐照度从400 W/m²升至1000 W/m²时,Isc可能从4A增至10A。

    • 原理:入射光子能量超过半导体禁带宽度时,产生电子-空穴对,辐照度增强直接提升光生电流。

  2. 开路电压(Voc)

    • 对数增长:Voc随辐照度增加而上升,但幅度远小于Isc。例如,辐照度从200 W/m²增至1000 W/m²时,Voc可能从30V升至35V。

    • 原理:Voc由半导体材料特性决定,受光强影响较小,但低辐照度下可能因暗电流增加而略微下降。

  3. 最大功率点电压(Vmp)

    • 非线性变化:Vmp随辐照度增加略有上升,但增幅小于Isc。例如,辐照度从400 W/m²增至1000 W/m²时,Vmp可能从25V升至28V。

    • 系统设计意义:需优化MPPT算法以捕捉低辐照度下的最大功率点。

  4. I-V曲线形态

    • 低辐照度(弱光):曲线整体下移,Voc和Isc均降低,最大功率点(MPP)显著左移。

    • 高辐照度(强光):曲线向上拉伸,Isc显著增大,Voc小幅上升,MPP右移且功率输出大幅提升。

IV曲线图2.PNG

二、温度对电流、电压的影响

  1. 短路电流(Isc)

    • 微弱增加:温度每升高1℃,Isc约增加0.04%。例如,温度从25℃升至50℃时,Isc可能从10A增至10.1A。

    • 原理:半导体禁带宽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,光吸收增加导致Isc略微上升。

  2. 开路电压(Voc)

    • 显著下降:温度每升高1℃,Voc约降低210-212mV。例如,温度从25℃升至50℃时,Voc可能从35V降至29.9V。

    • 原理:高温增加半导体内部电阻,导致电压下降。

  3. 最大功率(Pmax)

    • 大幅下降:温度每升高1℃,Pmax损失率约0.35%-0.45%。例如,温度从25℃升至50℃时,Pmax可能从1000W降至850W。

    • 系统设计意义:需增加组件数量或采用散热设计以补偿温度损失。

  4. I-V曲线形态

    • 高温:曲线左移,Voc显著降低,Isc微弱增加,MPP功率下降。

    • 低温:曲线右移,Voc升高,Isc微弱降低,MPP功率提升。

ZG450小图.jpg

三、辐照度与温度的协同作用

  1. 高辐照度+高温:Isc显著增加,但Voc大幅下降,导致Pmax可能因温度损失而抵消部分辐照度增益。

  2. 低辐照度+低温:Isc和Voc均降低,但Voc下降幅度较小,Pmax损失主要由辐照度不足引起。

  3. 系统优化方向

    • 辐照度管理:在高辐照度地区优先提升组件电流承载能力。

    • 温度管理:在高温地区采用散热设计或增加组件数量以补偿Voc损失。

    • MPPT算法:在低辐照度下优化追踪精度,在高辐照度下确保电流稳定性。


四、实际应用建议

  1. 组件选型

    • 高温地区选择Voc温度系数较低的组件(如-0.25%/℃以下)。

    • 低辐照度地区选择Isc温度系数较高的组件(如+0.05%/℃以上)。

  2. 系统设计

    • 串联组件数量需考虑温度引起的Voc变化,避免逆变器输入电压超出范围。

    • 并联组件数量需考虑温度引起的Isc变化,避免电流不匹配导致损耗。

  3. 运维策略

    • 定期清洁组件表面,提升辐照度利用率。

    • 在高温季节增加通风或采用水冷设计,降低组件工作温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