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
行业新闻
行业新闻

及时、专业的方案,满足不断发展的流体自动化市场对创新、可靠和速度的要求

钙钛矿电池并联电阻增加的原因

钙钛矿电池并联电阻(Rsh)增加的核心原因在于内部漏电通道的减少或阻断,这一变化通常与材料质量提升、界面工程优化、缺陷钝化以及工艺改进等因素直接相关,具体机制及实例如下:


一、材料质量提升:减少体缺陷

钙钛矿材料的结晶质量直接影响并联电阻。当材料中存在大量晶界、孔隙或杂质时,会形成漏电通道,导致电流绕过负载直接通过电池内部,降低Rsh。通过优化结晶工艺(如溶剂工程、退火条件控制),可减少体缺陷密度,从而提升Rsh。

实例

  • 在钙钛矿薄膜制备中,加入适量添加剂(如PVP)可提高薄膜覆盖率,减少未被覆盖区域形成的漏电沟道。实验表明,PVP含量为3.3%时,并联电阻从初始值显著提升至4272 Ω·cm²,同时串联电阻(Rs)降至最小值9.1 Ω·cm²,填充因子(FF)和光电转换效率(PCE)同步提升。


二、界面工程优化:阻断界面复合

钙钛矿电池的界面(如钙钛矿/空穴传输层、钙钛矿/电子传输层)是漏电的高发区域。通过界面修饰或引入钝化层,可减少界面缺陷态密度,阻断漏电路径,从而提升Rsh。

实例

  • 钝化层引入:在钙钛矿层表面沉积钝化层(如有机分子、无机氧化物),可填充表面缺陷,减少非辐射复合中心。例如,使用TMPMAI修饰的钙钛矿电池,并联电阻在20多天时虽出现局部下降,但最终维持在较高水平,表明钝化层有效抑制了漏电通道的形成。

  • 界面材料选择:比较P3HT和Spiro作为空穴传输层的钙钛矿电池,Spiro电池的并联电阻(1637.14 Ω·cm²)显著高于P3HT电池(807.89 Ω·cm²),主要归因于Spiro与钙钛矿层界面接触更优,减少了漏电。

APS-400c侧面小图.jpg

三、缺陷钝化:减少非辐射复合

钙钛矿材料中的缺陷(如铅空位、碘空位)会作为复合中心,加速载流子复合,导致漏电增加。通过钝化处理(如离子掺杂、表面修饰),可减少缺陷态密度,提升Rsh。

实例

  • 在钙钛矿前驱体溶液中添加少量钾离子(K⁺),可钝化铅空位缺陷,减少非辐射复合。实验显示,钝化后电池的并联电阻显著提升,同时开路电压(Voc)和填充因子(FF)得到改善。


四、工艺改进:减少物理损伤

制备工艺中的物理损伤(如划痕、裂纹)会引入漏电通道。通过优化工艺条件(如刮涂速度、喷涂压力),可减少物理损伤,提升Rsh。

实例

  • 在柔性钙钛矿电池制备中,采用低温结晶工艺可减少薄膜开裂,从而提升并联电阻。修饰后的电池复合电阻从887 Ω增加至66870 Ω,表明漏电通道被有效阻断。


五、环境稳定性提升:减少降解诱导漏电

钙钛矿电池在光照、湿度或热应力下易发生降解,产生孔隙或分层现象,导致并联电阻下降。通过封装技术或材料改性提升稳定性,可间接维持高Rsh。

实例

  • 在Ar气氛下进行光老化实验的钙钛矿电池,初期因界面孔隙导致并联电阻快速下降;随着降解加剧,分层现象出现,串联电阻(Rs)突然增大,表明漏电和传输阻力同步恶化。而通过优化封装或材料稳定性,可延缓此类降解过程,维持高Rsh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