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
行业新闻
行业新闻

及时、专业的方案,满足不断发展的流体自动化市场对创新、可靠和速度的要求

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透明导电层是什么

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透明导电层是电池结构中的关键组成部分,通常由透明导电氧化物(TCO)玻璃构成,其核心功能是透光导电,同时支撑多层膜结构并保护电池性能。以下是具体分析:

一、透明导电层的组成与材料

  1. 玻璃基板

    • 采用高透光率材料(如钠钙玻璃、硼硅酸盐玻璃),确保阳光充分透过并照射到钙钛矿吸光层。

  2. 导电层

    • 常用材料:氧化铟锡(ITO)、掺氟氧化锡(FTO)、掺杂铝氧化锌(AZO)等。

      1)ITO:透光率和导电性优异,但耐高温性差,适用于低温和柔性器件。

      2)FTO:可耐受500℃高温,常用于需烧结TiO₂的介孔结构电池。

      3)AZO:成本较低,通过化学气相沉积(CVD)制备,具有良好化学稳定性。

    • 性能要求

      1)透光性:可见光波长范围内透光率需达80%-90%以上,确保阳光有效利用。

      2)导电性:方阻(表面电阻)需控制在合适范围(如12-14Ω),避免电阻过大导致能量损失。

      3)功函数匹配:与电子传输层或空穴传输层的能级匹配,减少载流子复合。

image.png

二、透明导电层的作用

  1. 透光功能

    • 作为电池的“窗口”,允许大部分太阳光进入钙钛矿吸光层,实现光电转换。其高透光率直接决定电池的发电效率。

  2. 导电功能

    • 作为前电极,收集钙钛矿层产生的光生电子(或空穴),并将其导入外部电路或储能装置。其导电性影响电流传输效率,避免能量损耗。

  3. 支撑与保护

    • 提供平整的基底,支撑电子传输层、钙钛矿层、空穴传输层等多层膜结构的沉积。

    • 化学稳定性高,可保护钙钛矿层免受光、氧气、潮湿等外界环境的影响,延长电池寿命。

APS-400c侧面小图.jpg

三、制备工艺与类型

  1. 物理气相沉积(PVD)

    • 包括磁控溅射、电子束蒸发等方法,适用于制备ITO和FTO导电层。

    • 优点:可在玻璃基板上形成均匀、致密的导电层,导电性和透光性优异。

    • 缺点:设备成本较高,工艺对薄膜损伤较大,可能降低转换效率。

  2. 化学气相沉积(CVD)

    • 包括溶胶-凝胶法、喷雾热解法等,适用于制备AZO等新型导电层。

    • 优点:可在较低温度下制备高质量导电层,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更好。

    • 应用:在线镀膜工艺(将镀膜设备安装在浮法玻璃生产线锡槽上方)多采用CVD,成本较低且产量大。

  3. 在线镀膜 vs. 离线镀膜

    • 在线镀膜:与玻璃生产同步进行,成本低、产量大,但灵活性差,膜层硬度高但透光率略低。

    • 离线镀膜:设备模块化设计,可根据需求调整配方和工艺参数,产能调整方便,透光率更高。

四、技术挑战与发展方向

  1. 降低成本

    • 研发新型导电材料(如AZO)和简化制备工艺(如改进PVD/CVD技术),降低透明导电玻璃的成本。

  2. 提升性能

    • 优化导电层与钙钛矿层的界面接触,降低界面电阻,提高电荷传输效率。

    • 开发高柔韧性导电膜(如超薄金属导电膜),拓展柔性钙钛矿电池的应用场景。

  3. 增强稳定性

    • 改善导电层的化学稳定性,防止其与钙钛矿层发生反应,提升电池在长期使用中的性能稳定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