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实际使用的问题有哪些
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实际使用中面临以下主要问题:
稳定性问题:
热稳定性欠佳:在高温环境下,吸光层极易发生水解和分解反应,导致电池性能下降。例如,将MAPbI3薄膜放置在85℃下24小时,在O₂气氛下,其分解程度更加严重,验证了O₂有加速分解的作用。
对湿度、氧气和紫外线敏感:这些因素会导致材料降解和效率衰减,使其在真实环境中难以保持长期稳定性。钙钛矿对水和氧气超级敏感,稍微有点潮湿,就会发生化学反应,加速老化。在紫外光的作用下,常用的电子传输材料TiO₂会产生光生空穴,催化分解钙钛矿层。
离子迁移问题:在光照、电场、高温等环境下,钙钛矿材料会发生离子迁移,导致晶体边界产生巨大压力,内部缺陷越来越多,最终材料结构崩塌。
寿命问题:钙钛矿电池的最长运行寿命通常仅能达到数千小时,远远不如晶体硅电池的运行寿命。在户外真实环境中,未封装的钙钛矿电池可能在数天至数周内性能显著下降。
大面积化问题:
实验室制备的钙钛矿电池尺寸普遍较小,无法满足市场对大尺寸太阳能电池的需求。
高效钙钛矿器件的制备高度依赖反溶剂淬火的旋涂工艺,但这种方法在大面积电池组件的制备中并不适用。而其他替代方案如氮气风刀干燥、真空闪蒸方法等,也存在各自的问题,都无法满足商业应用对大面积电池组件的要求。
生产工艺问题:钙钛矿材料结晶耗时极短,生产工艺窗口期仅有数秒,这给大规模生产制造带来了极大的挑战。
毒性问题:现阶段高效率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几乎都含有Pb元素,在高湿度下,钙钛矿会分解成有毒的Pb,存在Pb毒性泄露的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