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
行业新闻
行业新闻

及时、专业的方案,满足不断发展的流体自动化市场对创新、可靠和速度的要求

使用无人机进行光伏组件热斑扫描的步骤

使用无人机进行光伏组件热斑扫描可高效定位缺陷,尤其适用于大型电站。以下是精简后的操作步骤及要点:

一、前期准备

  1. 设备选型

    • 无人机:工业级,续航≥30分钟,抗风≥5级;

    • 热成像仪:分辨率≥640×512,测温范围-20℃~+150℃,灵敏度≤50mK;

    • 辅助工具:RTK模块、遮光罩、备用电池(≥3块)。

  2. 场地规划

    • 航线设计:飞行高度30-50米,航线间距≤10米,确保热成像分辨率≥1cm/pixel;

    • 环境条件:晴朗无云,避开正午强光,风速≤5级。

  3. 安全检查

    • 确认电量≥80%,热成像仪预热3-5分钟;

    • 检查起降场地无障碍物,设置警戒区域。

无人机巡检图(1).jpg

二、现场操作

  1. 起飞校准

    • 手动起飞至10米悬停,完成IMU和指南针校准;

    • 切换自动航线,飞行速度≤5m/s,重叠率≥70%。

  2. 实时监控

    • 关注热斑(温度高≥10℃)、温度不均、反光干扰;

    • 发现严重缺陷时手动悬停复测。

  3. 降落与备份

    • 导出原始数据(SEQ/RJPEG格式)及飞行日志。

三、后期处理

  1. 数据预处理

    • 辐射校正消除大气干扰,拼接全景图并匹配地理坐标;

    • 设置热斑阈值(如温度≥平均值+15℃)。

  2. 缺陷分析

    • 标记热斑、隐裂(温度梯度变化)、PID效应(边缘低温);

    • 生成维修建议(更换组件、修复裂纹、清洗污渍)。

  3. 报告输出

    • 包含缺陷分布图、温度值、类型及趋势分析。

四、注意事项

  • 安全:遵守法规,避开禁飞区,设置紧急返航高度;

  • 环境:雨雪天气禁飞,清洁组件表面后再扫描;

  • 维护:飞行后清洁镜头,每3个月校准热成像仪;

  • 验证:结合人工复测或EL检测确认结果。

效率优势:单日可检测20MW区域(传统需5天),缺陷识别准确率达92%,结合AI算法可进一步提升效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