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
行业新闻
行业新闻

及时、专业的方案,满足不断发展的流体自动化市场对创新、可靠和速度的要求

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组件检测

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检测需涵盖外观、光电性能、稳定性、结构、封装可靠性、缺陷六大核心维度,结合国际标准与先进测试技术,确保组件性能与可靠性满足商业化需求。以下是具体检测内容:


  1. 外观检查:在至少1000lx的照明条件下,对钙钛矿电池组件进行外观检查,确认其是否存在开裂、弯曲、损伤、气泡、脱层、塑料表面污染、引出端失效或带电部件外露等缺陷。


  2. 光电性能检测

    • 搭建模拟太阳光系统,光源选用AM1.5标准光谱,辐照度校准至1000W/m²。

    • 测试环境温度控制在25±1℃,湿度维持30%RH以下。

    • 电流-电压曲线扫描速度建议0.2V/s,避免过快扫描导致数据失真。

    • 特别注意迟滞效应检测,需进行正反双向扫描,迟滞因子超过5%的样品需返修。

    • 外量子效率测试时,单色光调制频率不高于200Hz,保证载流子充分响应。


  3. 稳定性测试

    • 光浸泡测试:在最大功率点持续工作1000小时,光强维持1.2个标准太阳强度。

    • 高温测试:设定85℃恒温箱,湿度控制在85%RH,持续时间500小时。

    • 冻融循环测试:完成-40℃至85℃的100次循环,每次温度转换时间不超过5分钟。

    • 紫外老化测试:选用UVA-340灯管,累计辐照量不低于15kWh/m²。

    • 所有测试前后效率衰减不超过初始值10%为合格。

      APS-400c侧面小图.jpg

  4. 结构分析

    • XRD晶体检测:X射线衍射角度范围设定5°-80°,扫描步长0.02°,每步停留时间不少于1秒。晶体取向偏差超过3°的样品需重点排查工艺参数。

    • SEM表面观测:扫描电镜观测需选取电池断面与表面各三个区域,钙钛矿层厚度波动超过±50nm即判定镀膜不均匀。

    • EDS元素分析:重点关注铅碘比例,偏离化学计量比±2%需调整原料配比。


  5. 封装可靠性检测

    • 水氧阻隔测试:水蒸气透过率检测采用杯式法,38℃/90%RH条件下测量值需低于1×10⁻⁴g/m²/day。氧气透过率应小于5×10⁻³cm³/m²/day。

    • 机械强度试验:三点弯曲测试时,基底变形量超过2%即判定封装失效。

    • 热循环测试:模拟-40℃至85℃温差冲击,200次循环后效率保持率需达95%以上。


  6. 缺陷检测

    • 光致发光(PL)检测:使用785nm激发光源,检测到明显非辐射复合中心信号需淘汰。

    • 电致发光(EL)成像:在0.8倍开路电压下采集,暗区面积超过总电极面积0.5%即判为不合格品。

    • 微区光电流扫描:步长设定10μm,发现连续3个异常点需扩大检测范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