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M1.5标准光谱参数及解析
一、核心参数
定义与背景
AM1.5:代表太阳光以约48.2°天顶角穿过大气层时的光照条件,此时路径长度为垂直入射时的1.5倍。该标准模拟了中纬度地区地面中午晴空时的太阳光谱,是光伏组件效率测试的通用基准。
AM1.5G(Global):包含直射阳光和大气散射光(如漫反射),总辐照度标准化为1000 W/m²,覆盖波长范围280 nm至4000 nm(部分模拟器范围可达200 nm至2500 nm或300 nm至1800 nm)。
AM1.5D(Direct):仅包含直射光,总辐照度约为900 W/m²,适用于聚光光伏(CPV)场景。
光谱特性
能量分布:紫外线和部分红外光被大气层吸收,光谱分布与AM0(太空光谱)差异显著。AM1.5G光谱中,可见光区域(400-780 nm)能量分布均匀,短波散射光成分增加,更贴近实际地面光照。
辐照度:AM1.5G的1000 W/m²是国际标准(如IEC 60904-3、ASTM G173)规定的测试基准,误差需控制在±2%以内,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重复性。

二、参数解析
与AM0的对比
AM0:代表太空中的太阳光谱,辐照度为1367 W/m²(太阳常数),无大气衰减,适用于卫星和航天器光伏系统测试。
AM1.5G:辐照度降低至1000 W/m²,因大气吸收和散射导致光谱成分变化,更适用于地面光伏组件测试。
与AM1.0的对比
AM1.0:理论参考值,对应太阳光垂直穿过大气层时的场景,辐照度约为1000-1050 W/m²。因实际中太阳天顶角极少为0°,该标准应用较少。
测试条件要求
辐照均匀度:在10×10 cm²有效区域内需达到>95%,消除测试位置偏差。
温度控制:测试温度通常设定为25℃,因电池效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,需通过温度系数修正实际工作参数。
光谱匹配度:测试光源需严格复现AM1.5G光谱,确保各波段辐照度与标准值偏差在规定范围内。

三、应用场景
光伏组件效率测试
AM1.5G是实验室标定光伏组件效率的通用标准,为不同组件提供统一的光照条件,便于性能比较和质量控制。
例如:在1000 W/m²辐照度下,测试单晶硅组件的输出功率,验证其是否达到标称效率。
光伏技术研究
用于优化光伏系统设计,如研究不同材料(如钙钛矿、PERC)在AM1.5G光谱下的性能表现。
例如:通过测试双面组件在AM1.5G下的双面率(Bifaciality),评估其前后表面发电能力。
光学材料分析
分析光学材料(如玻璃、涂层)在AM1.5G光谱下的透射率、反射率等参数,优化材料选择。
例如:测试建筑一体化光伏(BIPV)玻璃的太阳能总透射比(Tt),确保其满足节能要求。
四、测试设备要求
太阳光模拟器
需采用氙灯或LED阵列作为光源,搭配AM1.5G滤光片,严格复现标准光谱。
数据采集系统
使用高精度电压表、电流表和辐照计,实时监测组件的输出功率和辐照度。
例如:通过IV测试仪绘制组件的I-V曲线,计算其最大功率点(Pmax)。
环境控制系统
配备温控装置和遮光罩,确保测试温度稳定在25℃,并避免外界光线干扰。
例如:在测试双面组件时,需控制后表面辐照度,模拟实际散射光环境。









爱疆微信



在线
咨询
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