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
行业新闻
行业新闻

及时、专业的方案,满足不断发展的流体自动化市场对创新、可靠和速度的要求

光伏板不发电如何检测

光伏板不发电的检测方法与步骤
当光伏板出现不发电或发电效率明显下降时,需通过系统化检测定位故障原因。以下为分步骤的检测流程及关键方法:

一、初步检查:基础故障排查

  1. 外观检查

    • 裂纹与破损:使用望远镜或无人机检查光伏板表面是否有隐裂、玻璃碎裂或背板鼓包(尤其在雷击、冰雹后)。

    • 遮挡物:清理积灰、鸟粪、落叶等遮挡物,重点检查组件边缘及接缝处。

    • 连接器状态:检查MC4连接器是否松动、氧化或烧焦,接触不良会导致电流传输中断。

  2. 电气连接检查

    • 线缆破损:检查直流线缆绝缘层是否破损,尤其关注屋顶边缘、穿墙部位等易磨损区域。

    • 接地电阻: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检测接地极电阻,确保≤4Ω(符合GB 50797标准),防止漏电导致系统停机。

EL便携式 图片1.png

二、核心检测:组件性能评估

  1. 开路电压(Voc)与短路电流(Isc)测试

    • 开路电压:单晶硅组件标称Voc≈37V(60片电池),实测值若低于标称值10%以上,可能存在电池片隐裂或二极管击穿。

    • 短路电流:实测Isc应接近标称值(如某组件标称9.8A),若明显偏低,需排查遮挡或电池片衰减。

    • 工具:使用IV测试仪(如Solar Survey 200R)或万用表。

    • 标准值对比

  2. 红外热成像检测

    • 原理:故障区域(如旁路二极管击穿、电池片隐裂)因局部发热导致温度异常。

    • 操作:在正午光照充足时,用红外热像仪扫描组件,正常组件温差≤5℃,若局部温差>10℃则需进一步检查。

  3. EL成像检测

    • 隐裂检测:沿电池片对角线方向的暗纹为隐裂特征。

    • 断栅与烧结缺陷:电极印刷不良区域呈条状暗区。

    • PID效应:电池边缘暗化,需结合IV测试确认。

    • 原理:通过正向偏压激发电池片发光,缺陷区域因复合效率低而呈现暗斑。

    • 应用场景

便携式IV测试仪 TAE 104.png

三、系统级检测:逆变器与电网交互

  1. 逆变器状态检查

    • 故障代码:通过逆变器显示屏或APP查看故障日志(如“绝缘阻抗低”“直流输入异常”等)。

    • 对地绝缘检测: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光伏阵列对地绝缘电阻,标准值应>1MΩ(GB/T 38330-2019),若绝缘电阻<0.5MΩ,需排查线缆破损或组件接地问题。

    • MPPT效率验证:通过IV曲线测试仪(如PVSyst模拟)对比实际MPPT效率与标称值(通常>99%),效率偏低可能因MPPT算法失配或组件参数不一致。

  2. 电网兼容性测试

    • 电压与频率波动:用电力质量分析仪监测逆变器输出电压(220V±10%)、频率(50Hz±0.5Hz),超出范围会导致逆变器停机。

    • 孤岛保护测试:模拟电网断电,逆变器应在2秒内切断输出(符合UL 1741标准),防止触电风险。

四、专项检测:特殊场景应对

  1. 阴影遮挡模拟

    • 方法:用不透光材料遮挡组件不同区域(如10%、30%遮挡),记录输出功率变化。

    • 数据:单块组件遮挡10%时,功率损失可能超20%(因旁路二极管导通)。

  2. PID效应验证

    • 加速老化测试:将组件置于85℃、85%湿度、-1000V偏压环境192小时,测试前后功率衰减率(正常组件衰减应<5%)。

    • 修复方案:对已发生PID的组件,可采用夜间电压反转技术恢复功率(需逆变器支持)。

五、检测工具与标准参考

检测项目推荐工具标准依据
开路电压/短路电流IV测试仪(如Solar Survey)IEC 62446-1:2016
红外热成像FLIR T系列热像仪IEEE 1526-2018
EL成像近红外CCD相机IEC 60904-13:2020
绝缘电阻兆欧表(如Fluke 1507)GB/T 38330-2019


总结与建议

  1. 优先级排序:先排查外观与连接问题,再检测组件性能,最后分析系统级故障。

  2. 数据记录:建立检测档案,记录每次测试的环境条件(光照、温度)、工具型号及实测值,便于对比分析。

  3. 专业支持:对复杂故障(如PID效应、逆变器内部故障),建议联系设备厂商或第三方检测机构(如TÜV、CGC)进行深度诊断。

通过以上系统化检测流程,可精准定位光伏板不发电的根源,为后续维修或更换提供科学依据。